药讲道地,如果说一味本草可以代表一个地方,那代表广东化州这个地方的本草,自然是化橘红。
化橘红,相比其他中药被收录的中药,并不算早,最早载于元代王好古的《汤液本草》上。
明朝《高州府志》一书中就提到“化橘红唯化州独有”。说明其产地极为严格。
到明末清初,化橘红进入宫廷,成为御用妙药,加上产区狭小、产量甚少等原因,化橘红的价格颇为昂贵,于是清朝光绪十四年,彭以孙在《化州志》中赞叹道“化州橘红,治痰如神,每片真者值一金”。
化橘红,其实是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。在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,置沸水中略烫后,将果皮割成5或7瓣,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,压制成形,干燥即得。
化橘红又有橘红、毛橘红等别名,所以在市场上常与中药“橘红”相混。其实两者是两种本草,橘红指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,而化橘红为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。
当然,两者临床功效、主治、用量也不一样。化橘红性温燥,燥湿化痰之功强于橘红,而行气健脾之力不及橘红。
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之化痰如神
临床上多用于痰浊咳嗽,痰多色白和痰粘难咳;而橘红性温力缓而走上,长于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,可用于脾胃气滞的胸膈胀满,食积伤酒,又可治疗痰湿壅肺的胸膈满闷,喘满痰多。用药常用剂量上,化橘红用量约仅为橘红的一半。
化橘红的功效有“化痰如神”的说法,说明了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对于痰证的突出作用,而在化痰之外,又有多种功效,《本草纲目拾遗》记载其“治痰症,消油腻、谷食积,醒酒,宽中,解蟹毒。”
《中国药典》亦记载其味辛、苦,性温。归肺、脾经。具有理气宽中,燥湿化痰的功效。用于咳嗽痰多,食积伤酒,呕恶痞闷。
在此次新冠疫情阻击战中,化橘红也大显神威——刘清泉教授在方舱医院运用的主方"宣肺败毒汤",方中重用一味化痰之药"化橘红",每剂15g,让患者的深部粘稠痰排出,从而江夏方舱医院564例康复患者,无一例复阳的神奇疗效。
化橘红的功效与作用有化痰如神之愉,但是化橘红“味辛苦”,但是有的人对苦味敏感估计比较难接受,化橘红在食用同时可以加蜂蜜,冰糖调味外,还可以用化橘红为主要材料制成化橘红糖。
下面就介绍化橘红糖的一种简单做法:
【做法】冰糖250g加水适,入锅熬至浓稠,将20g化橘红打细粉加入调匀,熬至拔丝,倒入涂有植物油的瓷盘中,摊平,稍晾凉,用刀切成小块即成。
【功效】每次吃用1~2小块,可以理气宽中,化痰止咳,干预秋冬季的咳嗽。化橘红又可待茶解酒,以橘红10克,葛花10克。煮水大约15分钟备用,可做宴后醒酒之佳饮。
化橘红虽好,然而辛温躁烈,古人有“然消伐太峻,不宜轻用。”之警戒,因而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。